知多一点点

大家有无觉得「红磡」呢个地方名好特别呢?相传在1909年,有建筑工人打一口井时,发现涌出来的井水是朱红色的,有风水专家归咎于动土伤了龙脉,流出的是龙血,而因为红色的井水,于是便得了红磡之名。但另一个更可靠的说法是:1856年之前,红磡海边全为红色岩石,由于渔船常泊于此湾,而渔民称泊船的凹入海边称为「磡」,故称当地为「红磡」。

讲起红磡,唔少本地香港人会想起中产屋苑如黄埔花园、隐世小店或扫街好去处等。但原唔讲唔知,原来100年前的红磡是重工业地带,有英泥厂、发电厂、船坞。1860年,港英政府锐意发展红磡成为工业区,青洲英坭厂、黄埔船坞、中华发电厂相继成立,其他如玻璃、火柴等行业的厂房在19世纪末时纷纷在此区开设。船坞原址陆续建成黄埔花园,英坭厂发展成新的工业大厦,从近30年的发展来看,红磡已发展成为中产及高尚住宅区,成为一个新旧交替的社区。

「红磡」的其中一大特色就是不少街道均以邻近建筑物命名,如有观音庙就有观音街,有青州英坭厂便会有青州街,有黄埔船坞必有船坞里,北帝庙原址附近有北庙街。从战后至今,红磡有很大的改变。如今已没有了英坭厂、船坞及发电厂,但区内的历史对老街坊来说是一辈子的瑰宝呢!

除了工业发展外,红磡及黄埔的发展与区内观音庙亦有关联。红磡观音庙建于同治十二年(一八七三年)。善信以红磡坊众居多,大部分为主妇,间中该庙亦有商人及渔民来参拜。相传在二次大战期间,一日有炸弹落于红磡区,庙侧屋宇荡然无存,惟观音庙则屹立如故,其侧百余名学生因而罹难,反而匿于庙内的人士无恙,居民均认为是观音显灵庇佑的缘故,自此区内居民都诚心祭祀祈福。现时观音庙的香火仍非常鼎盛。观音庙最为出名的乃是「观音开库」,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,慕名前来借库的人络绎不绝。

随着时代巨轮的盘转,没有了船坞及发电厂,取而代之的是设计独特的酒店,打造成维港畔一片逸闲豪华的新领域。这个融合中西历史文化及新旧建筑的社区,有着更多的等你探索呢!